浙江一老人遭遇新型病毒感染,葬送的芙莉莲,随着天气转热,浙江台州发现多例由蜱虫叮咬引起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台州市天台县人民医院感染病科近日收治了数位患者,其中一名老人因反复高热被确诊。疾控中心在其家中查获近两百只蜱虫,并提醒公众注意户外活动防范措施,避免蜱虫叮咬。

蜱虫的威胁在春夏交替之际变得尤为显著,它们不仅带来疼痛,还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浙江台州的这起案例警示我们,对于自然界中的微小生物,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公众应该提高对蜱虫危害的认识,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避免在户外活动中不慎被叮咬。
浙江一老人遭遇新型病毒感染
近日,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台州市天台县的居民遭遇了蜱虫叮咬的困扰,这不仅带来了肉体上的痛苦,更有可能导致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感染。不久前,一位名叫曾奶奶的老人因发热症状被送至台州市天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经过医院感染病科主任陈英俊的诊断和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老人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
新型布尼亚病毒是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并确认的一种新病毒。该病毒引起的疾病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损害,该病轻症患者多可自愈,重症患者常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
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到曾奶奶家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其住所惊人地发现了近两百只蜱虫。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所有蜱虫均被成功消灭。蜱虫的发现让人们意识到,在高发季节,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陈英俊主任提醒,户外活动时应避免长时间停留在蜱虫可能栖息的草地和灌木丛中,穿着贴身衣物,并使用驱避剂。户外活动后,还应彻底检查衣物和身体,以防携带蜱虫回家。
如果不幸被蜱虫叮咬,应避免直接用手处理,而是使用正确的方法取出,并彻底消毒叮咬部位。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叮咬历史,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
文章来自:抚州信息港,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点